![]() |
您的位置 >> 首 页 >> 新闻资讯 |
关于学校课桌椅的新规定 |
||
|
||
一项专项调查表明,1992年至2001年期间,我国城市男、女学生身高平均增长6.2厘米和4.8厘米,农村男、女学生身高分别增长7.5厘米和6.1厘米;学生的个体身高差异平均值则由25厘米增加到37厘米。 在中小学校中发现的现象,印证了这些数字:各个年级、各个班级个头“拔尖”的学生越来越多,同一年级和同一班级里学生的身高悬殊。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大部分中学不同年级使用的多是同一型、同一高度的 课桌椅 ,小学只有不同年级之间才略有差异。 事实证明,课桌椅太高势必造成学生用眼距离过近,容易使学生视力下降,甚至患上近视;反之,则会造成学生体位疲劳,形成不良的坐姿,导致脊柱弯曲变形。不正确的坐姿引起的脊柱异常疾病,还会影响学生的心肺血液循环、呼吸和消化功能,使其肺活量减少。 据了解,就学生课桌椅的配备,1998年我国就颁布了《学校课桌椅卫生国家标准》,不但确定了9类不同身高的学生使用课桌椅高度标准,对学生用椅的高度亦有规定。其中,学生身高在119厘米以下,其使用的课桌椅高度应为52厘米;学生身高在143厘米至157厘米之间的使用课桌椅高度应为67厘米。这样的课桌椅可以保证学生脊柱正直,使用时不需过分前倾、歪头、耸肩。 根据这项规定,中小学使用的课桌椅形式是可以任选的,但桌高等主要尺寸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。但由于受“整齐划一”的传统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支配,很多学校苛求各个班级教学秩序的统一,包括课桌椅高度的统一,而没有在根本上以学生为本选择课桌椅,学生没有权利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桌椅。 但化解矛盾的瓶颈,除了思想观念之外,更主要的还是资金投入问题。目前各中小学资金投入相对不足,而为学生量体裁衣定制课桌椅花费太大;同时,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,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———每个学生个体一年一套课桌椅,容易造成浪费,从而抬高教学成本,加重学校和家长的负担。 |
||
返回上一页 |
![]()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
|